书架
千金宫娥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再嫁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又过了半月,洛阳行宫传来消息,杨贵妃因幼子早丧悲痛成疾,一病不起后撒撒手人寰。
为安抚杨氏,皇帝赐封杨家长子为安平侯,世袭罔替。
翠微殿中,帝妃对坐,两两相望,只让黄昏后漫长的时光从指缝间悄悄溜走。
夜幕四合,德妃道:“陛下该去宋美人宫中歇息了。臣妾最近总感觉疲累,可不敢就这么一直陪陛下正襟危坐。”
“原来你也会感到疲惫?”皇帝冷冷一笑,“处心积虑回来,难道只是为了他母子俩人。你可知,朕最不喜被人利用。别再试探朕的底线。”
言语间明明是威胁,语气上少了许多严厉,便像是恳求。她诧异地望着皇帝,叹了口气后开口:“此事臣妾有错。”
“承认错误倒是极快。”皇帝语气和缓。
“当初萋萋与泰之事,臣妾本知情,可为了顾全大局一直将之隐瞒。害陛下精神上受了多年的折磨。如今倒不失为拨乱反正的大好时机。算一算,陛下也未有太大的损失,后宫诸妃多年来也未得皇子,恪儿的存在至少能安抚臣心,为陛下减少了许多压力。”
“你!”皇帝气极,一拍桌案:“姜氏!”
“瞧那院中的小太监。”德妃指着窗外,“那人正是宋美人派来打探消息的。这宫中既然还有人诚心诚意盼着陛下,又何必再去想那些如土似尘的前事。咱们都向前看吧,你宠爱你的宋美人,让臣妾完成一些未尽之事。”
“未尽之事?”皇帝厉色道,“你是想祸乱宫闱!”
德妃站起身,靠在窗边,不发一语。片刻后,皇帝也起身,行至她身边,微微垂下头,语气和缓:“静和是朕的亲妹妹。”
德妃冷笑:“哼……”
福身恭送陛下。
帝妃不合,渐渐传遍宫中。后来,皇帝下旨让寡居的静和长公主搬去洛阳行宫陪侍太皇太后。
千秋节前,德妃去了趟垂拱殿旁当初慈仁姜皇后住过的小屋,捧出一幅泛黄的画卷交到知鹤手中。
夜晚,烛火摇曳,皇帝搁下奏折,凝眉遥看殿外一轮明月。知鹤只将那一卷画放在梨花木案头。皇帝略带疑虑地将之展开,一幅泼墨技巧拙劣的江山图跃然纸上,左边湖光山色旁两人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右角处一排小字倒是工整漂亮:二十三岁生辰安康。
皇帝望着那副画良久,直到夜深,亦不肯离开案前。直到知鹤道:“怜取眼前人。”皇帝将画收起来,放入案旁的屉中,眉头已舒展开,满目的喜色。
数日后,帝妃和好如初。陛下每夜皆在翠微宫,按时入睡,却常常卯时也起不了身。内廷宫女们奔走相告:谢天谢地,陛下的失睡症,终于大好了。
千秋节热闹非凡的宴会,良贤妃正凝神静听内侍省的禀报,却见主位旁姜德妃正闲适安逸地饮茶,顿时一股闷气阴郁在胸。
此时,静和长公主却盈盈走进殿中,朝着帝座叩拜:“妹妹来祝贺皇兄。愿皇兄寿与天齐。”
皇帝摆手:“也罢。晚宴后,即刻回洛阳。”
可静和却再也不想回洛阳,回去守着不苟言笑的太皇太后多没意思,她要继续做万众瞩目的长公主,与风流潇洒的王公大臣们对酒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