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怀念我的公公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公公与婆婆的相识相知往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公公与婆婆老家相距几里路,他俩属于父母指定的包办婚姻。但准确考证后还是有媒人——媒人就是当初接生婆婆出生的接生婆,那个接生婆同时又是公公家亲戚。公公出生于1933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三,婆婆出生于1933年农历六月二十七。(我是70后,我知道的上几代到我们这代农村人一直用农历记事,不用公历。记得八十年代开始办第一批身份证时,很多农村人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都是农历,比实际应填的公历生日大,包括我70后的先生的身份证生日都是农历。)当初接生婆看到接生下来一个女婴,马上想到这女娃可以配给自己家族谁谁的三娃子,于是撮合两边父母定下娃娃亲。公婆两人长到18岁结婚,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

  婆婆出生贫苦家庭,她和家里弟妹都没读过一天书。她娘家有个小两岁的妹妹我们称之为朱保保。朱保保后来嫁到离公公家约十里路的人家,她丈夫个子高,我们称之为杜保保。两人在农村辛劳一生,养育了四儿两女。目前朱保保已去世两年,杜保保已88岁还在老家一人独居,拒绝去任何一个子女家住,说是搞不惯。婆婆娘家再下面还有个弟弟,我们称之为舅舅。我与先生结婚后,我没机会见到夫家舅舅。因为舅舅四十多岁即患肺癌去世,丢下舅娘一人在农村艰难抚养三个女儿长大。舅娘一直没改嫁,后来她家房屋因为修路被拆迁,政府赔了钱,还给舅娘和她其中两个女买了社保,所以舅娘晚年也算苦尽甜来。再后来婆婆于2012年79岁也死于肺癌,也不知这算不算家族遗传病。

  婆婆没读过一天书,与她同龄出生于1933年的公公却完整读完小学,而且成绩还不错。但他读完小学后,正值国共内战,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时期。他所在的农村地区中学停办。那时他家里经济已日趋贫困,他的公务员父亲早已丢了工作,带着老婆和六个孩子龟缩在农村。他父亲本是一介羸弱书生,身体单薄,也不懂农活。老婆更是小脚女人,除了照顾孩子,轻易走不出家门。于是他父亲本来就暴躁的性格更加暴躁,他的母亲深受其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