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谋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五章 四百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和骑兵会编组成大小三才阵,更大的三叠阵,方阵,圆阵,方圆阵,闵元启暂且还没有考虑过。

他眼下的目标,便是编成一个千总部,更长远的考虑最多便是将两个千总部编满,再编一个骑兵司和传令近卫旗总,差不多两千五六百人编成一个营,这种营可以承担独立的做战任务,保护的范围最少是一个县。如果可能再编训一些旗军为地方守御部队,就象清季的塘兵汛兵一样把守河塘讯口和要紧道路,成为野战部队的补充。

这样层次分明,守御得法的野战和地方军队的配组,按闵元启的想法最少能抗的住刘泽清部或流亡至此的数万人左右规模的流寇。

至于对抗八旗,闵元启不是太有信心。

他的历史资料记的不全,细节也不是太清楚,清军何时入关,何时在一片石与李自成交战,占领北京后何时解决河北的顺军,以及派大军迅速追击李自成,使其失却喘息之机,没有机会重整老营精锐,然后多铎部何时南下……闵元启记得这些事,但具体的时间点,具体的行军路线和南下时间,这些东西便是完全的不记得了。

他更不清楚清军的战术战法,后世看过一些东西,但都含糊不清,甚至清军入关的总兵力,也是众说纷纭,有说十五万人的,也有说十万人的,也有说七八万人的,最少的说法是战兵只有六万多人左右。

至于多铎的南下兵力,很多说法是不足万五千人或不足两万,这两万人还包括汉军旗,其实也就是包衣附属部队。

这个数字如果属实,南明实在死的不冤枉,也说明华夏汉人文明实在是病的不轻!

“元启哥。”

“见过百户大人。”

在东校场附近的库房堆码粮食,布匹,药材,苏钢,熟铁之后,盐丁和妇人老人孩子们逐渐散去,库房内外,便只有旗军们聚集。

此时闵元直,闵元修,闵真定等人先上前来行礼,或称元启哥,或是叫三哥,又或是叫三叔,甚至有个德字辈的,却是叫闵元启三叔公,十几个闵家族人,年纪都在十七八到二十五六左右,比闵元启大的没有几个,多半年岁相当,也没有闵元启的长辈乾字辈的,多是元字辈平辈,或是真字辈,德字辈。

闵家一族在大河卫二百多年,这样的卫所武官世家在大明各卫实在太常见了。有混的凄惨一些的,现在可能连世职也没有了,沦为普通旗军。

混的好的,便是福建俞家,辽东李家,祖家,就是戚帅的登莱戚家,如果不是登州变乱,其实子孙混的也还不错。

戚帅先祖是太祖皇帝的侍卫,到戚帅高祖,祖父,父亲一辈俱任武职高官,在京营和都司中人脉俱很深广,这也是戚帅能到京师神机营任职历练,顺利出任指挥使,没干几年就能任都司佥事,再任参将的原因所在。

一般的武职官员,想要这般快升迁也是近于痴人说梦了。

闵家在大河卫根基颇深,但现在多任中下层的武职,眼前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