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国戏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127 悲伤的往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于心计,善谋政,却没什么领兵之才,且为人好大喜功。起先,太上皇是打算派长公主府,也就是如今的陛下出征,奈何当时宁王主动请战,太子武青麟听信部下谗言,说长公主有意皇位,便极力阻挠长公主府出兵,故而,皇帝便下令让宁王领兵。

  宁王领兵五万进交州,一路势力皆望风而降,致使宁王沾沾自喜、贪功冒进。兵进阳禺时,半路接到阳禺“降书”,说越人已兵至阳禺城下,请宁王派骑兵前去救援,宁王不疑有他,命大将率五千精骑先行。待大军至阳禺时,发现五千精骑消失的无影无踪,而阳禺城门紧闭,拒绝让大军入城,阳禺太守更是拒不承认曾派人求援,遣使入营,欲与宁王商讨“和谈”。

  未战先折兵,损失整整五千精骑。宁王以为是中了阳禺太守之计,当即被怒火冲失了理智,未曾细思便斩了来使,并下令强攻阳禺府,苦战一日夜,损兵折将,终于将其拿下,而阳禺太守则战死城头。宁王恨意依旧未消,命人纵兵屠城。

  事后方知,一切都是越人之计。越人探知阳禺太守不甘投降,知宁王一路顺风,必是骄兵,便设计假借阳禺太守之名,半路送来降书借兵,宁王大意之下,果然中计,越人便趁机将五千精骑引入圈套伏杀。

  宁王阳禺屠城一事,震惊了交州人,各府震怒,本欲投降的各方势力,纷纷起兵抵抗,加上宁王大军在阳禺一战中折损过多,大军至苍梧便已无力再进,只得就此作罢。

  唉,就这样,阳禺一城百姓,近十万人,全都冤死于宁王的一时愚蠢,死在大周兵将的屠刀之下。而当时侥幸存活下来的阳禺人,将大周人恨之入骨,诸如吴进便是如此——”

  一碗茶尽,狄仁杰才简单的将此事讲完,听的梅长青唏嘘不已。

  屠城,在梅长青对历史的记忆之中,这事儿似乎并不少见,然大多数都出自异族之手。比如著名的“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比如蒙古攻宋时,屠城二百(包括常州屠城)。但似宁王这般屠城的,实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