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山寺杏花之寻亲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前程似锦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就这样,又过了两个月,时间一下子来到了八月。

  最近,陈继兴一家人都开开心心的。

  因为查五婶一家这段时间老老实实地窝在家里,没有上门来找麻烦,更因为叶氏帮陈五妹“解决”了一件棘手的人生大事,陈五妹便时不时的要来家里坐坐,和叶氏聊聊。

  得到小姑子的认可,叶氏这段时间心情不错。她的心情好,全家人的心情自然也好。

  就如今天早上,她总是说自己听见后院里有喜鹊在喳喳叫,看来家里最近会有喜事发生。

  可是叶枫仔细听了半日,却总觉得那根本就不是喜鹊,就是一般的不知名的小鸟在叫而已。

  而且,究其本质,喜鹊和乌鸦似乎也无甚大的区别,不过都是鸟儿罢了。

  而陈继兴则因为地里的庄稼丰收在即,心情也是非常不错的。因为之前听了叶枫的建议,又是追肥又是培土又是套种的,陈继兴家的玉米地最近成了陈家村的“明星地”。

  之前那些嘲笑陈继兴家另类做法的人此刻统统闭上了嘴,眼红地过来参观。因为套种在玉米地里的红薯和土豆显然长得非常好,而且玉米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比村里所有的玉米长得都好。

  因为追肥的缘故,陈继兴家的玉米棒子看起来又大又长,有些还长出了三个之多。要知道,村里大部分人家地里的玉米一般一株只有两个棒子,甚至只有一个。

  但陈继兴家的普遍都是两个,还有一部分是三个。

  第三个棒子虽然一看就不如第一个,但也算是很了不起了。此外,由于培土的缘故,陈继兴的玉米地几乎没有大片倒下的现象。

  千言则是因为这几日跟着叶枫进山,连叶氏都跟着,又采了不少黑白菜回来。且后院的菘菜长势良好,等收了之后便可以放在地窖里留着过冬。

  有了夏日里采的干蘑菇、木耳和后院这些菘菜,叶氏颇有底气、高高兴兴地宣布,今年冬天再也不用顿顿吃咸菜下饭了。

  相比之下,叶枫就没那么开心了。

  首先是最近进山的次数不少,除了几棵外型一般的松树和柏树,竟是一无所获。这也让陈继兴几人明白过来,虽然这些树是不需要用银子买的,但要找到合适的的确很难。

  此外,经过修剪,杜鹃和红果树已渐渐成型。

  只可惜,家里竟是没有花盆。而且,叶枫在村里转了转,发现似乎整个村子都没有花盆。

  一时间,叶枫便有些气馁。

  离了花盆的盆景,是没有灵魂的,只会大打折扣。

  不过,看着自己来到这个时空后的第一件作品,叶枫多少还是开心了一些。经过几个月的生长以及近三个月的修剪造型,加之竹条固定,这棵杜鹃花终于不负众望长成型了。

  只见拇指般粗细的主干,黝黑黝黑的,大约六十厘米高,麻溜的直。因为被叶枫全清理了,所以主干上并无任何树枝和树叶,显得异常的干净利落。

  由于养得好,营养足,那树干的黑竟是比刚挖回家时深了不少,倒像是墨一般,十分吸睛。

  到了顶端,风格突变,变得异常的枝繁叶茂。

  整个树冠呈长长的椭圆形或者说水滴形更恰当,由顶端向下渐次变窄,足足拖了近两米长。

  乍一看,真的好像是一只高傲地孔雀,站在地里,高昂着头,目空一切。

  到了这个程度,这棵杜鹃树的外形算是初步完成了。当然,这些也只能算是形体好看罢了,只能算得上是盆栽,算不得盆景。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繁茂的枝叶间,眼下已经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花蕾。这些细嫩的花蕾形容尚小,看不出开放的时候会是何种颜色。

  但是,可以想象的是,一旦开花,这树花的颜值将成倍增长。而且据叶氏讲,那片野杜鹃林的花色很多,有些树更是有两种颜色。

  不过,这原也不奇怪,有人统计过,杜鹃大概有一百多个品种,叶氏说的两种颜色,多半是同一个颜色,只是一个深一个浅罢了,以至于看上去像是两种颜色。

  叶枫十分期待自己这一棵也是这般就好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一个花盆。

  因此,晚间等叶氏做完了家务,叶枫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姐姐,姐夫最近去城里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买一个花盆回来?不用那种很贵的,最最普通的就行。我准备把那棵杜鹃移植进花盆里养着了。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拿到城里去换银子了。”

  闻言,叶氏便笑道:“看你说的,当然可以。我啊,也是很期待这一天呢。正好你姐夫明天就要去城里把油菜种子挑回来,我让他顺便买回来就是了。”

  其实,叶枫想多买几个来着,而且想根据不同的植物买不同的花盆。

  但现在一来并不知道这盆盆栽是否有人买,二则家里也就这个经济状况,也不知道一个花盆价值几何,他实在是开不了口。

  好在他也不急。

  等这一棵杜鹃卖掉后,有了本钱再买花盆也不迟。至于松柏和红果树,实在是还处于造型阶段,暂时也不需要移植进花盆。

  第二天一大早,叶枫和千言还在睡觉,陈继兴却已吃过早饭,准备好出发去城里。今天他要和村里各家各户派出的代表去城里买油菜种子,还要人工挑回来。

  这可是全村的大事,马虎不得。

  除了卖掉一些和交租,人们明年一年炒菜用的油就靠这些种子了。由于路途不算近,加之全程靠脚力,大伙昨夜就商议好了,今日早些出发。

  给陈继兴整了整衣领,交待了几件事,叶氏又顺带说了叶枫想要一个花盆的请求。

  陈继兴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托叶枫的福,今年肯定能多收好些粮食。而一个最普通的花盆不过几文钱,他还是舍得掏的。

  到了城里,见县衙门口排着长队,也不知道何时轮到陈家村,和陈继万几人打过招呼,陈继兴便去了一趟杂货店,买了一个花盆。

  等他回来,这队伍却似乎根本往前挪的迹象。只好席地而坐,和大伙闲聊。

  等到吃过午饭,又等了两个多时辰,这才轮到陈家村。陈继发上前交涉了,又把之前收上来的钱统一交了,男人们这才赶忙上前拿着工具就着那一大堆油菜籽将各个竹筐装满了。

  确认无误后,陈继发这才带领大家挑着油菜籽往陈家村走。当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