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山寺杏花之寻亲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私人定制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随着牛车越往前走,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尘土味便越来越清晰。而道路两旁的树,不仅是树叶,连树干似乎也蒙上了一层灰。

  看到这里,叶枫心里想,大概这就是古代的污染了吧。其他的东西尚未可知,只看这些树便知道了。

  只是,想都不用想,这个时空肯定没有相关部门对这种行为进行监管的。所幸的是,像陶家村这样整个村子都是从事烧制行业的应该很少。

  士农工商,商业排名这么靠后,许多朝代又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自然是不发达的。

  叶氏一家原本来得晚,所以坐在中间,好位置都给来得早的占了。千言却是不管这些的,由于个子小,年龄小,挤了挤便挤到了牛车最前头,盼望着下车。

  其实叶枫也想这样做,也不知道这牛车走了几个时辰了,他感觉自己的双腿憋屈的难受,想伸展一下。

  奈何车里空间实在是太小了。

  但他毕竟比千言大一些,算是半个大人了,也不好任性妄为的。

  只是,睡觉起来后他便没注意到,这一路上有对夫妻一直注视着他。那目光炽热,简直热切的能把人融掉。

  而那女的更是一度想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叶枫,好让他伸展伸展双腿。可是见叶氏那么宠他,想了想,到底是忍住了。

  别人家的孩子,她又有什么资格去宠爱呢。

  好在大约一炷香后,果如叶氏所说的,或近或远的地方渐渐地便开始有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窑洞映入大家的眼帘。

  待到叶枫看见一棵参天的大榕树时,满车的人都开始收拾包袱,准备下车。

  趁着人群都在动,叶氏趁机挪到了前头,把千言拽着。

  这丫头性子太野了些,却不知道停车的刹那牛车是有些不稳的,一个不小心,就要整个人栽下车去的。

  及至到了榕树下,牛车这才稳稳地停好了。

  于是,大伙纷纷下了车,拿出钱袋付了银子,又和车夫说定了“什么时辰出发,依旧在这里等”之类的话,大家便各自散了,各自去村里寻自己的目的地。

  下车的时候,叶枫只觉得腰也酸,腿也胀的,坐了这么久的车,他实在是有些坐不下去了。

  看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是再不会错的。要是今天这段路好走的话,且不说可以节缩路途时间,就是舒适度也会大大提升的。

  伸了懒腰,踢了踢腿,叶枫这才觉得舒服多了。

  只是这里的空气实在是不敢恭维,闻着不怎么舒服。不过倒也无所谓,反正他们又不是住在这里,不过是偶尔来办正事罢了。

  陈继兴走在前面带路,朝着自己熟悉的窑洞走去。

  看他那坚定不疑的样子,叶枫便知道陈继兴这应该是去他一直光顾的那家去。

  很多人都是这样,面对质量和价格都差不多的商品,会有自己的偏好和选择。

  叶枫一边走一边跺脚,因为他总感觉右腿还是麻木的。一边走,一边剁,虽然有似针扎,这样倒是能缩短一点难受的时间。

  随着越往里走,叶枫觉得像是一下子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基本都是以户为单位在烧制陶器,所以家家户户都是敞开着大门,路过的时候便可以看见满院子的各式各样的陶器。

  另外,有些已经烧制好了的,则在阴凉处摆着摊子,由半大的孩子守着,等顾客上前挑选。

  叶枫原本也想去逛一逛,挑一挑,因为这让他想起了旅行的感觉。可惜,他知道时间紧,任务重,这次是肯定不行的了。

  因此只跟着陈继兴后面,想早点见到烧制师傅。

  “姐夫,我们是去哪里,是去你经常去的哪家吗?”叶枫问道。要说这一家住的地方离大榕树是有些远的,也不知道陈继兴是怎么找到的。

  “我们是去陶师傅家,不是我常去的那家。我常去的那家都是卖成品,所以价格相对便宜一些。咱们今天是去业内有名的陶师傅家。他的手艺极好,据说已经传了好几代了。”

  又怕叶枫还未理解自己的意思,陈继兴便继续补充道:“虽然陶家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烧制陶器,但只有姓陶的师傅的手艺才是世代流传的。其余的,都是后来搬过来的。对了,我们要去的这家家主姓陶,单名一个尽字,你们待会儿叫他陶师傅就行了。”

  看来,这是去私人订制啊,叶枫心里想到,这件事陈继兴果然是上了心的,要找就找最好的。

  只是,陶师傅这名字也够奇异的,陶尽陶尽,他是真的要把陶土都陶尽么?

  不知道怎么的,叶枫无端端地就想到了前世里小学时学的那篇古诗,《陶者》。

  又过了大约一刻钟,叶枫远远地就看见一座农家小院。和一路上所有的农家一样,大门大大地敞开着,很远便可以看见院子里摆满了烧制好的瓦片和一些还未来得及烧制的模具。

  而从器型来看,多是厨具之类的东西。

  及至走近,便看见一个面庞有些黑红的中年男子正低了头摆弄模具。大约是刚从窑里出来,头发上蒙了一些灰尘,连眉毛上都是。

  兴许是听见了几人的脚步声,中年男子微微抬了头,看了几人一眼,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了,又继续摆弄他的模具。

  叶枫这才发现,与其说是中年,也只是依稀罢了。

  现在看来也许就三十许人。

  就如叶氏,下地干活的时候看着像三四十岁的人,其实还不到三十岁。辛苦的劳作总是让人看上去显老,岁月最喜欢欺负这一类人,因为他们往往不注意修饰自己。

  而至于那些所谓的不显老的人,除了天生丽质的成分外,多半是钱堆出来的效果。养尊处优,保健食品,心情舒畅,占了这几样想来人多少都会更显年轻的。

  “陶师傅,生意兴隆啊。”陈继兴的前脚还未迈进大门,倒是率先打了一个招呼。

  看来,这就是陈继兴所说的陶家村的土著陶师傅,拥有世代相传精湛的烧制手艺。

  走近了叶枫才发现,这陶姓师傅生着一双大手,也许因着常年劳作的缘故,双手长满了老茧,指节间异常凸出,但脸上却是一团和气。

  那笑容的感觉虽然带一点市侩和精明,又有些程式化,谈不上什么感情,但总归不会让人感到讨厌。

  见几人相继进门,陶师傅这才直起腰打了招呼,看来是有生意上门。他这里不走成品路线,且不是住在村口,因此,不了解他的人,是不知道这里的。

  也就是说,陈继兴今天来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私人定制一些器具的。

  只见他从一堆模具中抬起头来,满脸堆笑地说道:“陈老弟,好久不见,最近可好?这回有什么需要烧制的?你且说说,我看能不能做得出来。”

  说完,对陈继兴身后的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