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影视剧圆梦行动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将军归来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天门山上的战斗持续了三天,日军因为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非常困难,许多手段都无法使用。

  大炮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大炮轰,日军的这个套路屡试不爽,然而这个套路欺负火力与其不对等的军队来说比较好用。

  遇上火力根本不亚于日军,甚至还要更强的远征团,这个套路就失效了。

  尤其是远征团还占据着地形优势,没有飞机重炮支援,日军只能望山而叹。

  当然,日军也使用了一些非常规手段,譬如第3日清晨使用的毒气弹。

  这是违反国际公约的,是要受到谴责的。日军根本不在乎,他们只在乎能不能打赢仗。

  远征团的战士们并没有让日军得逞,虽说一开始完全没有预料到,有不少人吸入了毒气,造成了战斗减员。

  但是龙文章和一干老兵反应极快,立即让战士们用蘸湿了的布料衣服捂住口鼻坚持作战,顽强的将日军再次击退。

  其实,如果不是更多的日军在向天门山一带集结,源自上峰的压力,这场战斗还有的打。

  远征团的伤亡人数不小,可鬼子的伤亡人数更多。

  周景这家伙开了挂,弹药消耗对他来说不是问题,打这么一场尽可能杀鬼子的战斗,绝对是有利的。

  可惜,局部的战斗是整场战斗的一部分,到了此时此刻,就连重庆当局都不得不承认,缅甸战役是失败了。

  杀伤再多的日军,对于局势来说也于事无补。反倒是桥梁如果让日军占据了,遗祸无穷。

  上峰不会冒这个险,电报一封接着一封。王参谋也不想冒这个险,天天堵在指挥部施加压力。

  周景无奈,也只能下令撤退,并且下令炸毁大桥,断绝了日军渡江进攻的企图。

  至此,第1次远征缅甸告一段落,中日双方隔着怒江对峙,大规模的作战告一段落。

  ……

  禅达师指挥部大院,龙文章坐在屋檐下的小凳子上,心情舒畅的翻看着厚厚的一摞报纸。

  远征团是出大名了,大公报,昆明日报,广西日报,重庆日报,“中央”日报,等大小几十家报纸,几乎全部被屠版。

  不是没有别的新闻好报道,而是远征团可以报道的东西太多了。

  赵庆香,李世湘等6位女兵,从野人山中走出来,就是一个轰动全国的新闻。

  在她们之前,还没有女兵活着回来,在她们之后,活着回来的女兵也仅有一位。

  近百英国人被救,与远征团一道跋涉,共同和日军作战,象征盟友的紧密合作,值得一书。

  俘虏日军一位,并将其带回,有图有真相,也是极为鼓舞军民士气的,值得一写。

  远征团凝聚士气,缅甸境内歼灭日军一个大队,撤退路上不忘支援友军,怒江东岸回马枪杀伤日军,缴获军刀军旗武器装备,太多太多可以书写的了。

  委员长亲笔提名书写下三个大字——远征团,称周景骁勇善战,国家之栋梁。并亲自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和晋升令。

  现在,要在见着了,得叫一声师座了!

  孟烦了提着个菜篮子,一进院里就看见了懒洋洋的龙文章,笑问道:“龙团座,看什么呢这么高兴?”

  “看报纸,咱们远征团出名了。”龙文章扬扬手中的报纸,满脸笑容。

  副团座变成了正团座,至于后勤中尉那回事儿,知道的人很少,更没有人提了。

  孟烦了恍然点点头,报纸上的事儿他都听说了,别说他了,整个禅达就没有人不知道的。路边随便叫个小朋友,都能给你说的头头是道。

  真是上至80岁老人,下至几岁小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龙文章瞧见了孟烦提着个菜篮子,“哎,你哪儿来的菜篮子,又是老百姓送的?”

  “是啊,禅达的老百姓太热情了,每天都有送的,不要还不行,没办法啊!”

  孟烦了的言语中带着些感慨,想当初他们一帮溃兵在收容站,军队推给县政府,县政府根本不管。

  这帮溃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