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汉末文枭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靠人不如靠自己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居然是他?”,李杨暗暗吃惊:“大名鼎鼎的江表虎臣。”

  按下心头的震惊之色,李杨深吸一口气,道:“以将军之能,任什长之职,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东汉军制为:

  五人为一伍、置伍长。

  十人为一什、置什长。

  五十人为一都(队)、置都伯(队率)。

  百人为一屯、置屯长。

  二百人为一曲、置军侯。

  千人为一部、置别部司马(校尉)。

  韩当现居什长之职,什长在军中,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基层小吏,连军官都算不上。

  对于韩当的际遇,李杨还是有所了解的。

  一来,韩当尚年轻,入伍时间不长。

  二来,韩当出身寒门,在当时,寒门很难获得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与机会。

  正因为此,似有韩当这般大才之人,却也只担任了什长之职。

  老化说得好:乱世出英雄。

  似韩当这般的人物,大多是自董卓入京、天下大乱之后,才得以借势扬名,在此之前,他们均受身份所累,日复一日的过着有志难酬的蹉跎岁月。

  韩当微微一叹,面色凄凄然,拱手道:“末将入伍时日尚短,尚未经历过战事,难以立功升迁。”

  近几年来,辽东郡被李满治理的如铁桶一般,乌桓、鲜卑等异族皆不敢举兵犯境,大战一场也没有,小打小闹倒是不少,但是小仗不足以为将士请功,随着战事越来越少,辽东将士亦失去了上阵杀敌立功的机会。

  无仗可打,对百姓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不甘平庸的韩当来说,无仗可打,便意味着少了一份进身之阶。

  韩当的心情,李杨十分的理解,有本事的人,大多都不甘于平庸。

  “或许,这是韩当南投孙氏的原因之一吧。”

  李杨暗暗发誓,此生定要将韩当留在辽东,为自己所用,不给他投靠碧眼儿的机会。

  “义公之才,吾已知之,待见到家父之后,吾必将义公之才告知与家父,定不叫明珠蒙尘。”,李杨郑重承诺道。

  韩当心头一喜,侧头望向李杨,对其好感倍增,躬身拱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