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汉末文枭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章 功名,美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七日后!

  远在辽东的李满收到了李杨命人送来的书信!

  看罢书信,李满不怒反喜,开怀大笑道:“臭小子,长大了,竟也知道抢女人了!”

  沮授微微皱眉,捻须想了想,略显担忧道:“二公子性情刚直,不擅变通,此乃取祸之道也!”

  李满轻叹一声,无奈道:“公与之意,我自知之,待我修书一封,将阿豹痛斥一番,教他知晓做人的道理!”

  沮授无奈的摇摇头,知道李满只是随口说说罢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种事,沮授管不了,他也懒得管!

  “事关袁氏,明公切不可等闲视之!”田丰出言提醒道!

  李满点点头,道:“我欲行州牧之权,举袁家子为茂才,二位意下如何?”

  “这...倒也不失为解决之法!”沮授与田丰对视一眼,无奈叹口气,异口同声道:“明公英明!”

  在李满看来,以一个茂才的名额,换一名爱子心仪的女子,这笔买卖实在是赚大了!

  但从沮授与田丰的角度来说,这笔买卖简直是亏到家了!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家思想作为主流的意识形态,以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作为考量人才的标准,这就让官吏的选拔具备了可操作的前提,于是察举制便正是确立了!

  两汉的察举制主要分三科,举孝廉,举秀才,以及举贤良方正!

  所谓举孝廉就是由各郡的太守从本郡内选拔出孝敬父母,清廉勤政的人才出来做官,人口不满十万的郡,每三年举荐一人,不满二十万的郡每两年举荐一人,二十万人口以上的郡每年可以举荐一人,人口达到四十万以上的大郡,每年可以举荐两人。

  每年全国产生的孝廉看似数量不多,但这已经是平民进入官场最主要的途径了,三国时期的曹操,袁术,公孙瓒,荀彧,贾诩等人就都是通过孝廉进入仕途的。

  举秀才就是指选拔优秀的人才为官,到了东汉,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讳,秀才被改名为茂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