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红歌的力量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春天的故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歌唱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每当一首歌响起,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怀念起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首歌就是《春天的故事》。32年前,一座代表中国速度、反映中国新貌的现代城市在南疆深圳拔地而起。用歌声记录整个中国巨大变化的《春天的故事》,最真实、最准确地代表了亿万国人对伟人邓小平丰功伟绩的讴歌与崇敬。

(一)

1979年,中国南方的一个小渔村,一夜之间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这一年的春天,邓小平同志决定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从此,深圳以它奇迹般的崛起,为世人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1984年春天,邓小平同志亲临深圳,为这座飞速发展的城市题词:“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再次亲临深圳,发表了划时代的“南方谈话”。

可以说,没有邓小平的战略性决策,就没有深圳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深圳的故事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中国人。1992年冬季的一个夜晚,在广东深圳,有两个人夜深未眠。他们是著名词作家蒋开儒和曲作家王佑贵。作为深圳的文艺工作者,如何创作出记录深圳翻天覆地变化的艺术作品来呢?他们浮想联翩……

一个闪光点,一个创作基点,在两位艺术家心头迸发——春天,春天!这3次历史性的时刻都适值春天。“就写春天的故事!”两人异口同声地喊出来。就这样,他们以“春天”为基调,写出了讴歌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的歌曲《春天的故事》。

于是两位投身深圳特区建设的词曲作家,在生命的感悟中创作了歌曲《春天的故事》,用歌声记录了改革开放给深圳特区乃至整个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唱出了人民对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真诚的拥戴。

1993年1月7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春天的故事》的歌词。1994年5月,这首歌又参加了广东团省委和青联举办的歌曲大赛。遗憾的是,由于内容仅仅局限于深圳,显得有些单薄、气势不足,歌曲在这次大赛初赛中落选了。

广东省青联委员、深圳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局副局长叶旭全的出现,为《春天的故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叶旭全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与蒋开儒、王佑贵早就相识。他建议词曲作者选择更高的起点,不要局限于深圳,更能唱出整个中华民族的腾飞。

蒋开儒、王佑贵觉得很有道理,便与叶旭全共同琢磨、推敲,对词曲做了适当的修改。例如,把歌词中的“深圳”都改为“中国”;把“你展开了青云直上的翅膀,飞进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改为“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等。

叶旭全按大赛中“省青联委员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