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红歌的力量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面对严峻考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抗美援朝战争就此拉开序幕。1953年7月27日,美军在板门店与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中朝军队共歼敌百余万人,其中美军39万人,击落击伤敌机12000余架,击沉击伤敌舰艇257艘,击毁和缴获敌军各种作战物资无数。至此,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也胜利结束。

一场战事的最终结局,主要还是靠指挥、靠军备,但音乐作品在其中的作用,却同样不可估量。因为它可以在无形中凝结出一种精神力量,让中国军民排除万难而争取到了最后的胜利。抗美援朝期间诞生的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响彻朝鲜战场和祖国大地,拨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弦,鼓舞着中华儿女同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英勇厮杀,浴血奋战。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炮1师第一批参战人员奉命入朝参战。在部队参战前夕,连营团层层召开誓师大会。5连政治指导麻扶摇员负责起草全连的出征誓词。在誓师大会前夜,麻扶摇文思泉涌,写下了“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这极具思想性的诗句。第二天,麻扶摇将这首诗选为全连出征誓词的导言,并充满激情的对大家宣讲。誓师大会之后,团政治处编印的《群力报》和师政治部办的《骨干报》都先后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诗。

新华社随军记者陈伯坚,看到麻扶摇所作的诗句后,认为它主题鲜明,思想明确,战斗性强,非常符合当时形势的需要。于是,他写了一篇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把这首诗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把“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中华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篇通讯。

著名音乐家周巍峙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当时周巍峙到文化部艺术局开会,会议由田汉在家里主持。周巍峙随手翻了翻《人民日报》,马上被报纸上刊登的麻扶摇的诗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于是他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在腹中打起了“草稿”。半个小时之后,会议开完了,周巍峙的稿子也打出来了。至于会上讲的什么内容,他就全然不知了。第二天,周巍峙以《打败美帝野心狼》为题,署名“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