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计谋皇权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十六 奔袭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大粟朝的军队编制分为三种:京军、边军和地方驻军。将领由朝廷统一调配,指挥权在朝廷。
京军,也就是京城的卫戍军队,除了大家熟悉的御林军,还有驻扎在京郊的京畿大营。整个京城的军队的总管是裴于昶,他的长子裴元伯原先是御林军总管,等于皇家的安危全在裴家人手里。尽管他暂时赋闲在家,但军中都是他的心腹。李珒也是早就想动裴于昶的势力了,但京军这块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京军这一块一直都是皇帝的心病。皇帝派太子李鸣骏去驻守北疆,其它理由都是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化瓦解了裴家的势力。裴皇后在世的时候李珒一直找不到借口,正好太子李鸣骏反对皇帝的一些做法,给了皇帝一个最好的理由,李鸣骏去驻守北疆,自然而然地分化了一部分京军力量,赵烈原先就是京军的一个大将。至此,裴家的势力不复从前。
即使这样,李鸣骢在京军还是没有势力。所以京军对他来说,不是调动或者调不动的问题,就是能调动他也不敢相信这伙人,他的势力主要在地方驻军。
边军,现在的李鸣骏和以前的薛守成都属于边军,职责是驻守边疆,即使是发生战事,边军也要严守职责,不得擅自离岗!
地方驻军,这是大粟最主要的军队。大粟设立了九大总兵,他们分辖驻地附近几个州府的武装。一旦朝廷有事,他们要服从朝廷统一调配,战时打仗,闲时屯田。这些总兵长期受裴于昶排斥,想升任京官要裴于昶说了算,他们早就对裴于昶敢怒不敢言。当然了,这些总兵里也有跟裴于昶关系好了,他们在得到朝廷恩典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的总兵。皇帝也知道这种局面,他为了制衡,故意不闻不问。
这些总兵和将军对于谁坐在那个皇帝位子无所谓,他们当中也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只关心自己的既得利益和保全实力;第二种想通过站队,扩大自己的利益和实力!
陕甘总兵卫树理是地方驻军,而且是大粟势力最大、实力最强的地方驻军。也是对李鸣骢最忠心的武装。
对于李鸣骢和李鸣骏之间的兄弟夺位之争,大粟朝廷的各方势力有的在观望有的已投身其中。

晋王到陕甘督战的消息也早以传到李鸣骏的雁城。李鸣骏现在是不战也要战了。
这天,他的幕僚和将领都坐在他的中军大帐商讨迎战晋王的事。乐正宇慈主张主动出击,如果晋王率大军包围雁城,雁城的城墙只消用冲车、投石车就能攻下;如果围而不歼,三月就会断粮草,所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大将赵烈也主张主动出击,还能赢得先机。
李鸣骏在雁城共有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