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战国系年传奇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章二:智慧子鱼尽心辅君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且说那其中一路诸侯国,宋国,以宋戴公开始,随天子东迁,护卫一方疆土,及至八代国主宋恒公继位,开启一段长达31年的治理统治。

那宋恒公膝下有长子子目夷,字子鱼,这子目夷极为聪慧仁义,深得宋恒公喜爱,但目夷非是王后所生,故不是嫡长子,而是庶长子。在那个时代,重嫡不重庶,目夷因此无缘成为太子,而其异母弟兹甫乃王后所生是嫡子,所以被宋恒公立为太子。目夷虽未被立为太子,但其心胸广阔,未有任何计较,与弟弟兹甫关系十分融洽,兹甫也十分敬佩目夷。

公元前652年,宋桓公三十年冬天,宋桓公患重病,欲托付后事。

太子兹甫知兄长目夷之德,再三请求让庶兄目夷作为君位继承人,并主动向宋恒公荐说:“目夷兄年长而且仁爱,父王应该立兄长为国君。”

宋桓公虽天命已至不久于人世,心中放不下国事,但有如此谦让儿郎,岂能不欣喜。遂对兹甫说:“你的仁爱,谦让之德足以担任国君,且又是太子之位,当是名正言顺之事,何至于让位兄长?”

“父王,兹甫虽有小德,但都是从兄长处所学,治理国家不比寻常,需大德者,为宋国长久考虑,还请父王传位与目夷兄长,我愿辅佐兄长,做一名贤臣。”

宋恒公想了想,言道:“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我就让目夷为君吧。”遂下令传目夷觐见。

闻讯赶来的目夷一听,连忙推辞说:“父王,能够把国家辞让给别人,还有比这更大的仁爱吗?若这都算小德,儿臣实不知还有何德可算大德,仅这一点,儿臣就做不到,儿臣不如太子也!而且立儿臣为君不符合立君的顺序。”

那太子兹甫一听,赶紧起身要辩解,却被目夷止住了:“太子莫要再以此事叨扰父王,父王龙体欠佳,本不应多加打扰,若再烦扰父王,却是不好。国君一事,太子莫要推诿,目夷定竭尽全力辅佐太子,成就大业!”

太子无奈,遂与目夷告退出去。

公元前651年,宋桓公三十一年,一代明君宋桓公含笑病逝,太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

宋襄公即位后,认为目夷仁爱,于是任命目夷为左师让他处理朝政大事,并下旨恩封目夷的后人世世代代承袭左师的官职。

这目夷确实有大才,治国有方,善提良谏,尽心辅佐宋襄公使宋国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前643年,周襄王九年,一国霸主齐桓公病逝,齐桓公却无宋恒公的幸运有两位贤德子嗣,齐国发生了内乱,内侍易牙、竖刁等杀群吏而立公子无亏,太子昭奔宋避难。

一国的未来君主投奔,堪称奇货可居,宋襄公认为这是谋求霸主的好时机,便以送太子昭回国继位为名,率诸侯兵伐齐。这一年四月,宋军打败齐军,强行立太子昭为国君称号为齐孝公,那齐孝公自是唯宋襄公马首是瞻。

平定齐国内乱后,这宋襄公吃到好处后,国力昌盛,遂又与曹、邾两个小国结盟于曹南(今山东省曹县南)。

地盘的扩大导致权力的扩大,帝王之心却更加难以把握猜测,每每进言,也难令其听。

某次那依附的小国滕国,有些背离自己的意愿,遂派兵把滕国国君滕宣公抓了起来,并欲将腾国并入自己名下。雄心勃勃的宋襄公为使东夷各国归附自己,杀鸡给猴看,令邾文公以滕国之国君为人祭,祭于睢水之上。

咋闻此讯的目夷十分惊恐,连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