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伴你臻途无悔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你自请下堂吧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慧娘挎着一个编结精致的竹篮,领着两个孩子进了西院儿。转过垂花门,她一眼便看见五六个平时在上房伺候的婆子丫鬟都待在院子里。除了福来家的在正屋门外面守着,其余的都离着远远的,二个三个的聚在一起,手里做着活计,时不时声音压得低低的说着什么。待看到慧娘几个,她们眼神瞬间交汇,又迅速闪开。交谈之声戛然而止,旋即嗡嗡之音再起。

  慧娘每每在大房这里总能受到一些“另眼相看”,只是今天似乎更为明显。她心觉有异,却依然神态自若,只是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

  这时一个身材适中,清爽利落的女孩见了她忙迎过来招呼,欲接了慧娘手中的篮子。这是周氏跟前儿的大丫头河珠。因为聪明能干,为周氏所看重;却又因不善阿谀奉承之举而难为周氏心腹。河珠原名宝珠。周氏不喜,道:“一个丫头罢了。就算是颗珠子,顶天了也就是河蚌里挤出来的,疤疤裂裂的,有什么可宝贝的。”从此就给改了名字。慧娘每次来这院子里也只有和她才说得话,

  慧娘也笑着问了河珠好,但是没有递篮子给她,说了声“还是我自己拿着吧”。河珠会意,便和书儿姊弟说话,两个孩子也乖巧地问了姐姐好。

  慧娘问:“又不是个暖和天,怎么大家都在院子里候着?”

  河珠笑着回道:“回慧奶奶的话,刚才二老爷和谏爷过来要与太太说话,不喜人多吵杂,就让大家都出来外头候着了。大家不敢走远,就拿了些活计边做边等着太太的吩咐。”说道这儿,河珠不动声色地两下一瞥,压低声音道:“二老爷刚回去了,谏爷还在里面,太太好像不太高兴。”

  这周氏和徐谏因徐谨居长,最不喜的就是人称徐谏“二”爷。众家人不敢逆了他们母子两个,索性只以名字加个‘爷’来称呼。

  慧娘心中虽有些疑惑,但想着太太有事儿的话,更不会有心思和自己多说什么,正好可以请了安放下寿桃就家去。她轻轻拍拍河珠的胳膊,表示了谢意,便让河珠引着到了廊下。门口守着的福来家的看见了立即向屋里高声通报。待慧娘上了台阶,她才皮笑肉不笑地打了招呼,挑起了门帘让慧娘几个进屋去后,打发了河珠。自己依旧门神一般守着门,并不费心张罗待客的茶点。

  周氏在正位上端坐不动,下巴高高地抬着,眼皮耷拉着,俯视着进来的少妇和两个孩子。只见慧娘身着八幅湘江水的大红石榴裙,深青色的上袄在衣领袖口都滚着同裙色一样颜色面料的滚边,亮丽又不失庄重。两个孩子衣着整洁面目红润,举止落落大方,比过年祭祖时见到他们的样子明显又长高了不少。尤其是臻儿,个子都快赶上自己十四岁的孙子修儿了。

  此时周氏硬是没想到,臻儿也同样是她的孙儿啊!

  她只想着徐谏光顾着在外面花天酒地的,到现在老大不小的了,才给自己生了一个孙子。不但比二房三房孩子少,连徐谨家的都不如,不免又有些恼徐谏。

  慧娘进来后放下了胳膊上挽着的竹篮子,和孩子们一起给周氏先磕了头问了安,又和徐谏互相行礼问候。

  周氏见了心里又是一阵腻歪。想着刚才儿子说的关于徐老太爷私下里资助徐谨家的话,心中吃味道:“也不说买个丫鬟婆子跟着,自己挽着个大筐像个什么话。还有这一身见客的衣服,好像从来就没见她换过花样。以前那徐谨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