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伴你臻途无悔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难论因果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徐老太爷枯槁的身子深陷在铺着厚厚的软垫的太师椅里,闭目回想这突发的惨事和应有的对策。他如何不知徐平最后的话只是与溺水之人的一根稻草罢了。即使那只是一根稻草他也要抓住啊。他知道他还得打点精神善后呢。那将更是一场硬仗啊。

  正在这时,臻儿掀帘进来了。他不由得怔怔地盯着臻儿,一时说不出话来。

  原来臻儿早就起床洗漱完毕,却被告知今天不用去上学了。臻儿懊悔地道:“早知如此,昨儿就不着急赶回来了。”勤学笑他道:“你又不能留宿在庵里,不回来你上哪儿去睡呢?”

  臻儿心道:“我在山里有地方住,只是不能说与你知道。”

  冬子因为昨儿个在家呆了一天,正遗憾着没能和臻儿一起上山,闻言不由得兴奋地道:“那咱们上山去接书儿姊姊回家吧。”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哪有乐意在家里圈着的,勤学听了也跟着叫好。

  臻儿想着:“要是太爷爷一时没记起来昨天打架的事儿,正好可以借此上山躲一躲。能拖一天是一天。”于是点头同意。一行人便过来请示老太爷。

  “太爷爷……”臻儿看着徐老太爷的脸色,不禁有些心中忐忑。他试探着问道:“您还好吧?没事儿吧?”

  “你可是听见到了什么?”老太爷脱口道。

  “刚看到徐平耷拉着脑袋出去了。是不是他做错了事惹太爷爷生气了?太爷爷骂他了吧?”臻儿更觉奇怪,这徐平是二爷爷房里的管家,怎么能惹到太爷爷生气了?

  “找太爷爷有事吗?”徐老太爷沉住气,尽量的语气平和如常,只是对臻儿的问题避而不答。

  “哦,今天学里不上课,臻儿想请太爷爷允许,去清净庵接阿姊回家。不知……”说着看老太爷脸色愈发不好,一时不知道是否该继续说下去。

  “该来的总是要来啊。”徐老太爷听臻儿提到他姊姊对臻儿招了招手:“臻儿,到太爷爷跟前来。”

  臻儿又上前了两步,徐老太爷拉着他的手,一把他紧紧地揽在了怀里。感受着臻儿尚且小小软软的身子骨,这个老人再也忍耐不住,突然间泪水夺眶而出。只见他呜呜咽咽,片刻间便是老泪纵横,泪湿衣襟。

  “太爷爷,太爷爷您怎么了?”臻儿抬头看时不禁又惊又急,这才想起来昨晚太爷爷说过,今天要为打架的事儿罚他呢。心道:“难道大太太又闹起来让太爷爷为难了?可是也不应该把逼到太爷爷这般地步啊。”他印象里从来或慈祥或威严的太爷爷哭得好像一只受伤的老兽,肩头耸动,声音沙哑,涕泪纵横。

  臻儿匆忙间也忘了拿帕子,只用他肉乎乎的手指头来给他太爷爷擦眼泪:“不哭,太爷爷不哭。臻儿听话,臻儿以后再不打架了,不让您操心难过……您别哭了,眼睛哭坏了就读不了书了……”

  门外的好读老管家及一众丫鬟婆子听到臻儿的童真稚语无不落泪。好读抹了把泪,模糊的泪眼看到一群人朝书房疾步走来。

  打头的一个鶴发素衣,身材中等,背直步健的中年妇人是老太爷的独女,寡居多年的徐立贞;紧跟着她的是儿媳妇秦沁,二太太冯芗和徐诚媳妇诚二奶奶陆婉,再后面是各自的丫鬟婆子们。

  要说徐立贞还不到五十,却已经头发都白了。据说当初听到丈夫为国捐躯的消息后,痛不欲生。虽然不是一夜白头,却是眼见着一日日的褪去了青春的颜色。幸好后来发现有了遗腹子,她便把对先夫满心的思念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几十年如一日,五更起三更歇,教导得儿孙都成人成才。无论是自家人还是朋友乡亲无不交口称赞,道其不愧为立贞之表率。

  此时家中遭变,她的腰板挺得更直了,健步疾行在前,仿佛是领军的大将,让身后跟随的众人安心追随。

  好读赶忙迎了上去,徐立贞缓下了步子,眉头紧皱,一双凤目锁住好读,沉声问他:“你仔细跟我说说,究竟怎么了?”好读赶紧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接着看了姑奶奶一眼,又道:“臻儿小少爷还不知道,刚刚还在央求老太爷要去庵里接书儿小姐回来。老太爷他,他终是受不住了……您快去看看吧。”

  说着到了门口,好读亲自打了帘子并向里面通报。

  徐立贞回头示意众人在外面等着,只让冯氏跟着。两人提起裙子抬脚越过门槛,绕过松鹤迎日的黄杨木雕屏风直奔里间。进了屋子一眼便看到了抱在一起的祖孙两个。

  徐立贞看到昨日还是鹤发红颜的老父亲,现下脸色晦暗、须发干枯、双目红肿,似乎一夜之间便又老了十余岁,整个人已现颓态,心中大痛。

  她不得不略作停顿,暗自整理了一下心情,才缓步走到老父亲身旁,蹲下身去,一手把臻儿拉到怀里,一手抓住徐老太爷布满青筋的手,轻声叫了一声:“父亲。”

  徐老太爷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