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寻找长生路】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斯嘴舌喷着唾沫的同时,心胸也在冒着烟雾。淳于越不知道为皇上唱赞歌颂歌,还要乱说瞎说,妖言惑众,毒语害群,这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不......撕到这里,李斯这位百官之长,突然脑瓜一转,尾巴一摇,向秦始皇献上焚书的绝计。
在奏章里,李斯说道:“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刺面成文为黥,即古墨刑,城旦系发边筑城,每旦必与劳役,为秦制四岁刑。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庞言息而人心一,天下久安,永誉无极。谨昧死以闻。”
李斯讲得很美,只要将那些书籍烧绝了,把那些读书的嘴巴封绝了,就绝了叛逆的根源,所有人都老实了,像他们那些狗官狗吏一样,只会向皇帝摇尾巴,那才叫天下太平。秦始皇想的也很美都做自己的犬,听自己使唤,指东不敢朝西,指南不敢朝北,何乐不为?他马上下旨,在全国焚书。
面对这么重大的决策,秦始皇嬴政也不轻轻怔怔。如果没有书,他知道三皇五帝吗?他晓得皇帝二字怎么写吗?他又怎么做皇帝呢?李斯也不好好思思,他不读书,秦国在哪里清楚吗?他又如何从自己的老家楚国跑到秦国来追逐富贵呢?“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们要实行专制的愚民政策,不过结果......
诗歌烧了,散文烧了,辞赋烧了......陕西烧了,安徽烧了,四川烧了......人间一片凶焰,天空万朵乌云。秦始皇站在九天之上,透过最黑最黑的云层,投来极小极小的眼光,仿佛看到地上的百姓都在高兴的下拜叩首,甚至干活都跪在地上干,吃饭都趴在地上吃。位置太高了,秦始皇眩眩晕晕,晕晕昏昏,昏昏沉沉,沉沉迷迷,迷迷糊糊......
在寻找大神仙的过程中,秦始皇遇到了小人物侯生和卢生。这两位是读书人,又不是读书人。他们丢下书籍,去为秦始皇寻找仙迹。结果好多次,只有他们嘴上报的好结果假结果。时间一长,担心露馅,他们害怕哪天遭到秦始皇对自己下达动手的坏结果真结果。于是,他们一交头,一接耳,一抬腿,一甩手,逃跑了,不干了。
秦始皇得知后,气得要命,气得要要了侯生卢生的命。这些文士,这些方士,都干不成事,都只会败事。书烧了他们心里还有书,还有不听话不顺从的思想,在造谣,在诽谤,在胡言乱语,在胡说八道,极是不恭,大为不敬。要给他们最鲜艳的颜色瞧瞧,那就是血......
血还没有下,先下了圣旨。秦始皇不仅要抓那两位,还要把咸阳的儒生全部捉来。侯生卢生没有找到,咸阳的一共逮了四百六十名。在拷问下,个个皮开肉绽,身身血流腥窜,人人魂飞魄散。最终屈打成招,诽谤皇帝罪成立。无辜之辈尚且倒霉,有罪之徒怎可走运?秦始皇一声令下,这个阎王要让他们去见那个阎王。砍头太简单了,太轻松了,要活埋,要坑杀,才能警告天下,威慑天下。
行刑方式想好了,还没有行刑。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不像他的老。他知道后,赶忙去劝阻。他说,现在人心还没有真正稳定,再不能刺激了。况且,儒生们学的都是孔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