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五帝】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时刻表就容易理解了,这部落说五点是天明,那个部落说是七点,比如,军令下去,天明攻击.....这边都上了那边还没出发,这哪能行。“蓺五种”种粮食,粮食即使食物也是军备物资。“抚万民”收拢民心。种粮食放在收拢人心前面,古人还是很实在的,用好听点的话说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教熊罴貔貅貙虎”训练特种部队。话说轩辕要做这么多事情,肯定不是一时能完成的,那这么多时间内炎帝在干什么?在什么不知道,估计本来想打,但诸侯们凑一块了,又没法打,实在无奈啊。大势,即是天命。
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与炎帝在阪泉之野打了三次会战,赢了。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蚩尤“不用帝命”,蚩尤部落是不是你的臣属暂且不说,既然是部落联盟,不听你的就要打,正义何在?为啥非要打?首先,蚩尤部落很强大,部落间相互侵袭在上古应该是常事,但发动战争是另一回事。也有蚩尤先进攻的说法,但既然是侃史记,就按史记的来。“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前面与炎帝开战没有专门说“徵师诸侯”,应该是省略的写法,但这里专门又写“徵师诸侯”就值得玩味了。炎帝打完了,但各诸侯手上还有那么多军队,想要长治久安???找个目标找个由头把诸侯的队伍拉出去消耗消耗,既安定了边民,也减弱了再次内乱的可能,消耗差不多了,自然乱不起来,武功有了,威望也有了,顺利进入文治就可能了。蚩尤,你倒霉了,没法, 谁让你恰好可以做那个目标,这也是大势,是天命。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前面两次用到大势这个词,既然大势已成,“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从而”,影从的意思。前面打蚩尤还要“徵师诸侯”,这会不用“徵师”那么强烈的方式诸侯都得自己来,老办法好用当然继续用,越打天下越太平,越打江山越稳固。铁打的江山,不打,怎么会铁呢。
“未尝宁居”黄帝大大,您实在是太辛苦了。
PS:史记,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自从五四改白话文以来,字同意不同,今人读古书,都常常不得其意,古代文化现在也失落的太厉害,很多都失传了。比如,史记-天官书,能看的明白的都少,能通其理的几乎没几个。俺水平有限,只能乱弹侃侃大山。既然是侃大山,那就以讲故事为主,不以文化等其他内容为主。国人尚古,尤以三皇五帝为最,三皇不可考,五帝,就按史记的来。五帝也是人,帝王也有故事。这乱弹以史记为原本,围绕书中人物侃侃大山讲讲故事。趁下午时间兴意而写,想到哪写到哪,有错莫怪,有砖想拍都随意,但恕不回复。以后如有时间就写点,后面还有善于治国的颛顼,能领兵的帝喾,强人尧,狠人舜,被赶鸭子上架的禹。没有不恭,只是乱弹。罪过罪过。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