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颜面扫地】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让周天子颜面扫地。
奉天子以令诸侯”的第一人——“小霸”郑庄公
《沁园春。雪》写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 觉得上述几位大人物还有一点缺点,同时也在其他时候对商纣王,曹操,朱元璋有很高的评价,但是被他称作“很厉害”人物只有郑庄公,一个“很”字突出了毛 对郑庄公的欣赏。
郑国地理位置在东周旁边,加上郑武公又有勤王之功,给郑国的政治前途提供了先天性的优势。但是也仅仅是政治上的优势,郑国国土面积不大,无法为以后提供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如晋三军。
但是有这么一个君主,让郑国在春秋时代站在了时代的最顶端——郑庄公。
郑庄公凭什么能让郑国成为春秋初期的“大国”呢?他到底有什么能力呢?
第一个是忍。第一忍忍母和弟,母亲厌恶庄公,喜爱二儿子段,庄公继位后两人给庄公出了不少幺蛾子。要地,给;要军事演习,演;要来发动政变,来。这件事忍的好处就是,让你们无话可说,让你们自己漏出狐狸尾巴,“待子反之”。最终逼得段自杀,不至黄泉不见母亲。
第二忍忍周平王,平段乱之时,久不入朝,平王有意分权给周公黑肩。庄公当然不高兴,平王也知道自己理亏,天子居然觉得自己理亏,明明就是你家的天下。就出了周郑交质的点子,此时庄公没有要越权的意思。忍来的结果是继续自己政治道路。
第三忍是忍周桓王,假命伐宋后,天子大怒,要攻打郑国,继续忍。结果就是桓王输了。
第二是变通。段政变死后,庄公对母亲说:不至黄泉,勿相见。颍考叔是出了名的孝子,利用野味打比喻,劝戒庄公。最后想出了挖一个水泉,名字就叫黄泉的办法,最终还是原谅母亲。
第三是知人善用,善于纳谏,善于思考。庄公身边有一批贤臣良将,文有祭足,公子吕;武有高渠弥,子都,颍考叔等,这些人给庄公提了不少的建议。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听取意见,必定会被牵着鼻子走。这一点和曹操很像,先听取大家的意见,再有自己的判断。
第四是“做生意”。首先是段儿子公孙滑继续作乱时,简单修书一封致卫候,讲清楚原因,卫候便撤兵,于郑于卫都无损失。
又如,鲁桓公杀了鲁隐公后,关于讨鲁还是伐鲁的问题,鲁国国土面积跟郑国差不多大小,如果一打起来必定两败俱伤,结果就是让别国有机可乘。春秋的战争并不是以兼并为目的的战争,郑庄公无异于用最小的代价,解决了问题或者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再如,派世子忽去齐国帮忙对付北戎主。前有齐国主动会盟,后有郑世子帮忙,获得了一个强力的外援。
但是,最聪明的一笔投资——“公子冯”宋穆公,后面虽然有点小摩擦,但是总比交恶好。
第五是政治手段。周桓王继位,轻庄公重周公黑肩,有让周公黑肩代之之意。明是肯定不行的,怎么办?割成周的麦子。结果就试探出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