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三章【相逢的人会在相逢】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妇人前来应聘,虽然她已经年迈,却依然手脚勤快,只是沉默寡言,最终她被留下了。
一天,乐工们在堂下演习奏乐。
老妇听到琴声,就对乐工说自己也懂得几分音律,还说自己能弹琴也会唱歌。
乐工就笑着将琴交给这名老妇。
老妇于是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乐声凄惨,如泣如诉,乐工觉得就算是自己也没办法演奏得这么动人,于是让老妇和着音乐唱歌。
老妇挽一挽衣袖,轻声唱道:
百里奚,
五羊皮。
忆别时,
烹伏雌,
舂黄齑,
炊扊扅。
今日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
五羊皮。
父粱肉,
子啼饥,
夫文绣,
妻浣衣。
嗟乎!
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
五羊皮。
昔之日,
君行而我啼;
今之日,
君坐而我离。
嗟乎!
富贵忘我
老妇所唱竟是当日杜氏送别百里奚还有之后悲苦生活的场景。
百里奚从庭堂中走了出来,他的眼泪顺着脸庞滚落,他颤抖着走到老妇面前。
眼前的这个人苍老了,皱纹爬上了脸庞,白发遮住了青丝,然而面目依旧。三十多年了,原来你尚在人世,原来你已来到身边。两人紧紧相拥,老泪纵横。
百里奚擦擦眼泪,询问儿子的情况,杜氏答道儿子也来了,就在周边的山上打猎呢!
百里奚赶忙命人将儿子领来府中,一家团聚。
原来在百里奚离开家之后,妻子杜氏就以纺纱为生,养活儿子。可是偏偏遇到了***,娘俩没办法再糊口,不得已逃荒外出。几经流转,最后流落秦国。在秦国,杜氏以浣洗为生,一边培养儿子。百里奚的儿子名叫视,取字孟明。不过百里视不喜欢正经营生,只爱打猎角力,练得一身好武艺。
有一次在杜氏经过大街,忽然人群拥挤,人们都争相看秦国新任的国相,谈论着他的名字—百里奚。
百里奚?
难道会是他?
杜氏急忙也挤了过去,一驾马车在人们的簇拥下经过杜氏的眼前。
真的是他!
虽然白发萧然,可杜氏确定,就是他,自己的丈夫,百里奚。
杜氏神情恍惚,她不知怎么走回去的,那一夜她辗转反侧,整夜不眠,该怎样相见呢?如今的他已经是秦国的国相。
或许是上天的安排,百里奚府上正好要招洗衣妇,于是才有了相堂认妻,才有了这一家的团聚。
要特别说明,百里奚“相堂认妻”的故事并不见于正史,它最早出处是东汉民俗著作《风俗通》。另外蹇叔和百里奚的年龄也不合乎常理(还有,以马非百先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百里奚和百里视实为一人,百里奚所谓坎坷的经历并非史实,至于沦为穆嬴媵从的是虞国大夫井伯而非百里奚)。但是,历经苦难终得圆满,这个结局很好很温馨,所以我把他们的故事详细地记述在这里。
秦穆公为了祝贺百里奚一家团聚,特地赏赐百里奚粟千钟,金帛一车。第二天百里奚带着儿子拜谢秦穆公,秦穆公得知百里视懂得武艺,就拜他为大夫,和西乞术、蹇丙一同掌管军队,号为“三帅”。古时表示尊敬常常把字和名连起来称呼,因此蹇丙和百里视也被称作白乙丙、孟明视,虽然两人都是凭借父亲才拜为大夫,但是他们都极有将才,他们将在秦国未来的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再介绍一下西乞术,西氏,字乞,名术,是秦国本土人士,也是由公子絷推荐的,另有一说认为西乞术是蹇叔的长子。
~~考察~~
一番改革之后,秦国日益强大,秦人秣马厉兵,准备着攻打西戎。此时,晋国内乱君位更替给了秦国东视的机会。当梁繇糜送来国书,提出请秦国为晋国扶立君主时,秦穆公喜出望外,问计于蹇叔道:“重耳和夷吾,我们选择哪个扶助比较好呢?”
蹇叔道:“重耳在翟国,夷吾在梁国,都离我们秦国不远,国君为何不派人前往吊唁,来观察他们为人如何呢?”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秦穆公于是又委派公子絷为代表团团长,专职考察。
公子絷先来到翟国,以秦国使者的名义进行了吊唁,仪式结束,重耳就退下了。
公子絷让人传话说秦君愿意帮助重耳回到晋国,继承晋侯之位。
重耳回见了公子絷,“大夫关照,重耳永不敢忘,然而这世上最宝贵的就是亲人,现在父亲已经去世了,重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