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伴你臻途无悔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清净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清净庵坐落在徐村西侧的半山腰上,和山下的村落隔着几座稍矮的山峰遥遥相望。庵堂背靠山体而建,西面是悬崖,庵门南开,一条青石板路在门前分成“丫”字型,西边的分叉进庵,东边的则是继续是上山的路,路旁还有一条山上潺潺而下的清澈溪水。群鸟啾啾,小溪潺潺,青山幽谷,倒是个风景不错的清修之地。

  这是几十年前徐家一个受宠的贵妾,因无子嗣指望,且与大房不睦,便选择了这避世之道。那贵妾留有功德田,且徐家逢年过节都有供奉,并不靠着平常香客施舍和捐献,加上地处偏僻,远离尘世,鲜有人至,是以庵中相当清净,正是应了那庵名。

  其后便有些县城甚至府城的大户女眷,也将此地当做避世或避祸之地。这些人或是有些月钱,或是有些私产,还有带着婢女婆子一起出家的。一来二去本来的小小尼庵渐渐有了些规模,围墙高筑,庵舍雅致,且衣食无忧。

  当下庵中管事的老尼寂源,是先前一个知县的外室。据说是个商贾的女儿。那知县对她也算是有情有义,经营后宅,往来交际,皆是由她做主。寂源在家主任上一人独大,当真过了几天舒心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久,知县不幸病逝在任上。寂源在外面当家做主惯了的,自是不愿回去老家面对大妇,做那打骂由人的小妾。因她和当时徐老太爷的夫人交好。便来到这庵里做了主持。

  寂源是个监管场面的,办事很有章法。她一手操办的知县的后事,把他留下钱财一半自己傍身,一半随灵柩雇人送回原籍的老家。自己则在出家前,以她当时在官场上的人脉,花了些银子把文书度牒等官方手续都办得稳稳当当的。

  本来这个地方天高皇帝远,徐家一族势大,有徐家撑腰即使没有度牒也无人追究。寂源却是个妥当人。定是要走了官路,县里记了档才行。果然,那家族长隔年就派人前来责问,追究财产。只因为寂源于官私两方都做得无懈可击,那家人在本地又无势力依仗,才不得不得悻悻作罢。

  现在的清净庵里,寂源带着三个大尼姑妙真,妙贤,妙识,一众做杂活的老尼姑和小尼姑,也有二十几口子。再加上一只虎皮猫和一条大黄狗。倒也不寂寞。

  如今又多了一个慧娘。慧娘在家是没有丫鬟婆子的。徐老太爷要给她买个伺候的,被慧娘婉拒了。徐谨常年游学在外,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也过来了。如今到了这庵里,不过就是把自己打理好了便可。粗活重活都不必她动手。日子闲了下来,时间仿佛过得更慢了。

  一转眼,距徐谨来信已是两月有余,慧娘正式出家也整整一个月了。徐家对外的说法是:慧娘过世的父母托梦,说她本是是佛祖身边的善缘童子,因小小过失,被佛祖罚到人间历劫。如今慧娘孝心感天动地,佛祖特许她不必在人间历尽七苦,立可皈依佛门,在佛祖足下诵经修炼,伏膺佛道,弘扬佛法,惠泽苍生。待得积够功德,便可重返西天,重归佛祖座下。

  此时的她正坐的一扇长方形、宽敞明亮的大窗前闭目打坐

(本章未完,请翻页)